影片分享
-
14/10/2020
私人業主:「住屋是基本人權」 與非牟利機構携手提供社會房屋
「找非政府機構承租的好處是,首先他們不是牟利,變相中間就少了一層(二房東)賺取利潤的人,我們收取的租金是以政府的綜援租金津貼,而住戶交的租金是合理水平,而我們亦可收到合理收入,而我們收到的租金和之前租給二房東的差不多,甚至我們有多剩餘的錢,可以用來維修及翻新單位。」業主莫小姐說。
-
29/09/2020
建立民間社會房屋生態 @ 社聯社會房屋共享計劃
根據社聯「社會房屋共享計劃」的社會影響評估,發現97.4%的住戶表示滿意計劃,成效非常正面。基層街坊入住共享房屋前居住在不適切住房,人均居住面積只得62平方呎,入住後大幅上升93.5%,達至120呎,住屋質素得以改善。至於住屋開支方面,租金及水電費的中位數由$5380大幅下降31.2%,減至$3701,舒緩住屋開支壓力。住戶亦成功建立社區資本網絡及鄰里互助關係,例如:參與更多社區活動(+16.9%)、義務工作(+12.6%)及樓宇管理(+60.9%)。而95.9%受訪居民表示在入住後認識了新朋友,街坊在彼此認識後,亦會主動關心鄰居及對方需要,避免「被社區孤立」的情況。
-
25/09/2020
社房增了解多元族群 啟發倡議新房屋項目 @ 社聯社會房屋共享計劃 -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「西環順成大廈」項目
少數族裔人士在私人 租務市場 上遇到的不公平待遇,令到他們百般無奈及沮喪。在社聯社會房屋共享計劃下,營運機構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在西環項目中,協助一些少數族裔家庭入住,減低生活開支,同時改善他們家人關係。
-
31/08/2020
雅閣社房著力為住戶發掘技能,重投勞動市場@ 社聯社會房屋共享計劃 –聖雅各福群會「雅閣」
住得舒適 + 就業支援 助重返職場
在社會房屋共享計劃的「雅閣」項目中,設有職網互助計劃,為住戶發掘工作技能或興趣,從而在社區上找到合適的工作。若社工發覺他們有就業再培訓需要,亦會介紹住戶在僱員再培訓局參與課程。黃超文表示,項目由4月到現在有些住戶由失業狀況,透過職網互助計劃的協助,發掘他們的長處及能力,在疫情期間成功在當區找到工作,例如:侍應、裝修及餐廳雜工等工作。
-
19/08/2020
全港首個組合社會房屋落成 讓基層有個舒適的「家」
社聯 首個 組合社會房屋計劃「南昌220」竣工,項目位於深水埗南昌街設有89個單位,於去年12月底開始組裝工程,今年7月順利取得佔用許可證(俗稱「入伙紙」),約160位住戶將於8月底開始陸續入住。 社聯主席陳智思 先生表示,整個籌備及興建過程中面對眾多挑戰,難度甚高,幸得各個持份者協助,包括運房局及發展局在政策及建築技術層面上提供支援、關愛基金資助購買及興建組合屋、恒基兆業地產集團將原有項目推遲四年發展以借出土地、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項目營運,以及顧問團隊提供專業意見及監督,讓項目順利完成。社聯作為社會房屋的推動者,期望這個項目能夠啟發及推動更多民商官合作的社會房屋計劃出現,為有住屋需要的基層市民提供另一條出路。 「南昌220」合共提供89個一至三人組合屋單位,單位面積由130至293平方呎不等,對象為有明確過渡性房屋需要(輪候公屋最少三年),現正居於不適切住房的家庭及人士,租約期為2年,租金則參考綜合社會保障援助(綜援)的租金津貼或不超過住戶入息25%,以較低者為準。 此外,社聯在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 的捐助下,在「南昌街220」推出賽馬會「組房築社」社區營造先導計劃,並委託 東華三院 負責營運,透過引入「共享經濟」概念,促進居民互相分享生活用品、技能及時間,希望在深水埗區建立大型「共享生活」空間。社聯作為社會房屋的協作平台兼統籌機構,在前期負責建築工程,在入伙後提供物業管理服務,以減輕營運機構負擔,讓營運機構能夠專注提供不同種類的住戶管理及社會服務。【社聯頻道】